- 133-7643-2729
- 139-2513-3579

不管任何珍贵的东西,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供应量才足以进入市场,任何一个想要经营牛樟芝的企业都必须能够大量养殖,及确保牛樟芝产品的品质,才具备在台湾及国际市场上跟别的企业,甚至同样保健功能产品的竞争条件,由于牛樟芝的研究与学术理论在这几年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发表,相关的通路企业与大型公司都密切观察者樟芝产品的进展,在牛樟芝原始发源地的台湾,已有数十家投入生产与研究发展的企业,市场的竞争也不局限在台湾,北美及日本已经悄然开打,东南亚及中国更是早已拉开序幕;但因市场的品牌秩序还没有建立,多数厂商都还在观望,可是我们可以感觉到,一场以台湾牛樟芝为主题的保健产品市场热潮即将引爆,而且将比巴西蘑菇更来得让人振奋。
面对即将到来的市场,哪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并快速的供应品质优良的产品,将是胜出的决定性关键,如果就生产效率来说,液态发酵法应该是最容易取得快速供应能力的生产型态,因为从菌种培育三角瓶放大培养,一直到100公升发酵槽,甚至到2吨的发酵槽,一个成熟的专业生产商只要能够克服「倒槽」的风险(所谓「倒槽」是指菌丝体樟芝在发酵槽的培养过程中,因为杂菌污染或温度及生长条件控制失当,使菌丝体樟芝发生质变而无法采收,必须重新培养),可以在45天之内取得400公斤干燥的菌丝体来供应市场,就生产量投资与报酬比率来说,这是最划算的培养方式。
以固态发酵法培育的樟芝产品可以得到一部分三萜类,这是用液态发酵法所没有的成分,在多醣类成分比较上,固态发酵法得到的樟芝原料产品所含的多醣类成分也高于液态发酵法;从培育时间的观点上来看,一般固态发酵法需要至少三个月的培养时间,而初期的菌种培育及三角瓶放大等步骤也需要1周以上的时间,这样一个培养流程大概就要100天左右,就算固态栽培得到的混合体樟芝的含水量较液态发酵的原料低,较容易加工,但是需要耗费大量栽培人工及大面积栽培场的成本就远比液态发酵法显得不经济,如果再算上培育时间上的差距,无怪乎固态发酵法的成本比液体发酵法高出许多了。
最接近野生樟芝型态的培育方法是以牛樟芝段木培养牛樟芝,得到的产品可以检验出完整的三萜类所有的成分存在,也可以找得到所有的多醣体及其他有效成分,一般消费者跟民众还是最习惯于这类型态的产品;从科学及合法的观点来看樟芝生产方法比较时,这样的培养方法无疑是最耗费成本的一种方式,首先必须合法取得牛樟段木的来源,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牛樟芝段木的前处理及储藏工作;接着,必须配置有标准的菌种配置及栽培的实验室,用来培育菌种及在控制条件下进行菌种植入的工作存活率,以提高存活度及发育率;为了让樟芝子实体能够稳定快速地发育,最耗费成本的就是要兴建大型并且能够控制温度、湿度、光线及通气量的段木樟芝培育场,没有这些前期的巨额投入,根本就不具备市场竞争的资格,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硬体条件及设施,就难以控制品质,更无法保证持续供应原来的能力。
段木培育的子实体樟芝在有效成分上,有着比固态发酵法及液体发酵法培育樟芝的优越性,然而由于它的生长期较长,一般至少需要1年半以上的时间成熟,否则便不具有采收的价值,这就让它在成本上远远要高过液体发酵法及固态发酵法,因此造成这类型的企业初期竞争力较差,但是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提高及有效成分浓度诉求竞争加大,只要段木栽培在完成量产化培育期的限制(前1-3年)后,它的竞争力将会大大的提升。
根据实际的栽培过程来说,第1次植入菌种的段木床大约需要1年到1年半的培植期才能做第一次的采收,但此后每年采收一次,1个牛樟芝段木床大概可以持续采收8-10年年,基本上段木樟芝栽培业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市场竞争力。
(此资讯来源于百度及互联网)